在老百姓眼中,“三甲醫院”是醫院的金字招牌,因為“三級甲等”是國內醫院評審標準的最高級別。但出于與境外醫院開展業務交流、接受國際商業保險支付等需要,很多醫院也渴望獲得“國際版”的高水平醫療標準認證。
今年,深圳率先突破。由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編制的“國際標準(2021版)”,于2022年2月獲得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 EEA)的權威認證。“國際標準(2021版)”的發布,將有利于我國的高水平醫療機構使用“國產標準”融入國際,尤其是直接獲得國際商業保險機構的認可,使購買了國際保險的客戶直接“刷商業醫保”,在通過“國際標準(2021版)”認證的醫院看病。
此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國際標準(2021版)”可在包括港澳醫院在內的大灣區醫療機構推廣應用,推進大灣區醫療同質化和跨境醫療服務規則銜接,是衛生健康領域落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授權改革重大任務取得的重大突破。
目前,深圳四家公立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計劃在近期率先參加評審。
據悉,“國際標準(2021版)”源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院兩制”的成功實踐。作為公立醫院改革和深港醫療合作的先鋒,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在開業第三年(2015年)就通過了ACHS(澳大利亞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的國際認證,開業第五年(2017年)又通過了國內的三甲醫院評審,成為內地首家通過ACHS認證與三甲評審雙認證的醫院。該院的香港專家對比發現,國內的三甲評審標準在醫療質量和安全的要求等方面甚至更加細致嚴苛,三甲評審完全可以在融入部分國外優秀做法的基礎上獲得國際認可,醫院由此萌生了“三甲”國際化的想法,并得到了國家及省、市的支持。
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徐小平介紹,“國際標準(2021版)”融貫中西,是“三甲”標準的升級以及與國際標準的融合。該中心在國家《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國家《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 (2011年版)》的基礎上,按照“標準只升不降”的原則,參考國際相關文獻,對照ISQua的要求和原則,歷時近一年編制而成。該標準分為三章(醫院功能與任務、醫療服務和質量安全、醫院管理與運營),每四年評審一次,強調持續改進。
國際醫療質量協會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專門認證醫療評審機構的組織,被稱為醫療評審機構的“考官”,全球共有60多家第三方醫療評審組織機構獲得了ISQua EEA的認證。(首席記者 袁靜嫻)
標簽: 國際版醫院評審標準深圳首發 國際保險的客戶可直接刷商業醫保 三甲標準升級并與國際標準融合 高水平醫療機構使用國產標準融入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