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達 本報通訊員 吳雪
“腰挺直,身體前傾45度”“注意呼吸節奏”“上器械前一定要充分熱身,不然會對身體有損傷”……上周五,在姑蘇區虎丘街道仁安社區的健身房內,健身教練陳龍帶著暑假健身班的青少年學員們,學習使用室內健身單車。孩子們在他的指導下,很快掌握了健身單車的使用方法。
【資料圖】
今年35歲的陳龍可不是一般的教練,他既是國家一級競技健美裁判、國家一級健身健美教練,還是玻纖路社區的黨委書記。在繁忙的社區工作之余,他開設青少年健身班、組建健美愛好者俱樂部、舉辦老年運動會,讓社區居民的身體素質得到顯著提升。“未來想給每位居民建立身體數據檔案,定制專屬運動方案,讓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陳龍說。
陳龍在教孩子們騎健身單車?! ⊥ㄓ崋T 吳雪攝
提供全年齡段健身服務
讓居民都“動”起來
“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適當的有氧訓練有助于心肺功能發展。”當天,在指導騎健身單車時,陳龍還向在場的青少年和家長們科普,要達到有氧訓練效果,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整個運動過程是全身性的;運動過程中,運動時間要在30分鐘以上,因為運動中前30分鐘,只消耗血液中的糖分,30分鐘后逐漸消耗脂肪。
“平時只見他忙于社區工作,沒想到還是持證的教練,講的知識很專業,簡直‘斜杠青年’。”住在玻纖路新村的家長胡越說,他對陳龍的身份感到很驚訝,也很佩服。陳龍在教孩子們健身的時候很專業,也很耐心,家長們都很放心把孩子送過來鍛煉。
陳龍表示,開設青少年健身暑期班,主要是因為暑假期間很多孩子不會像在學校一樣開展體育運動,“家長們不在家,孩子們很容易就會花很多時間看電視、玩手機。”陳龍說,健身暑期班的課程內容包括健身單車、健身操、跳繩和一些基礎的肌肉訓練,活動量適宜。
其實,不僅是青少年暑期班,陳龍還為中青年的健美愛好者開設了健美俱樂部,定期舉辦老年運動會并自己當裁判,“有陳書記帶著,身體素質練得杠杠的。”該社區的健美愛好者李鋼說。
鏈接共建資源
為居民創造更好的鍛煉條件
玻纖路社區內老舊小區居多,沒有專業的健身場地,也缺少公共休閑設施,但是這并沒有阻礙陳龍為居民創造良好鍛煉環境的決心,“作為一名社區黨委書記,鏈接黨建共建資源為居民服務,是我最大的優勢。”陳龍說。
為推進青少年健身暑期班的開設,陳龍聯系到隔壁仁安社區,將健身班的主要場地放在了仁安社區的健身房和多功能影音室,“我還找了一些我熟悉的健身房,請他們派教練過來給孩子們上課。”去年,陳龍成為蘇州市健美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的副秘書長,在暑期班籌備的過程中,他也找了協會中的好友前來幫忙。
在鏈接各方資源之外,陳龍還專注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我獲得專業教練員資格的時間是2015年,這幾年來沒有持續高強度訓練,所以得不斷充電,才能更好地教別人。”陳龍說,他經常參加各種健身培訓和交流活動,學習最新的健身理論和方法,還會閱讀專業的健身書籍和雜志,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我覺得健身不僅是一種愛好,也是一種責任,我要用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讓更多的社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享受到健身的樂趣和好處。”陳龍說。
定制專屬運動方案
讓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為了讓更多居民都能得到科學有效的運動指導,陳龍還特意購買了一些智能健康設備,如體脂秤、心率監測器、運動手環等,通過記錄每個人的身體數據,定制專屬的運動方案,幫助他們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我希望通過這些設備,讓居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更加重視健康管理。”陳龍說,接下來他還想引入專業健身機構,為每一位居民定期記錄身體數據,建立健康檔案。
除了為居民提供專業的健身指導,陳龍還經常在社區舉辦活動,宣傳全民健身理念,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健身運動中來。他經常在社區內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單,組織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還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和經驗。“作為社區的‘領頭雁’,我覺得我有義務和責任,讓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讓更多的人享受健身帶來的快樂和幸福。”陳龍說。
此外,陳龍還與周邊衛生服務中心的專業醫生建立了聯系。他定期邀請醫生到社區進行體檢和咨詢服務,并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居民們的運動計劃。“有些居民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不能隨意做劇烈的運動,需要醫生的指導和監督。”陳龍說,他還會與醫生共同制定一些適合慢性病人的健身項目,如太極拳、氣功、瑜伽等,讓他們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運動的樂趣。
標簽: